不可试探主你的神
不可试探主你的神
研经日课第9天默想
阅读经文:路加福音3:23-4:13
问题思考:
1、请注意耶稣受试探的时间,是紧接着3:22的显示之后,并且是耶稣开始传道的开头。这件事对魔鬼所提出“你若是神的儿子”(4:3,9)的挑战,投下了什么亮光呢?
2、试思考每一个试探特别诡谲的地方,和耶稣每一次用以抵挡其攻击的方法。比较弗6:17。这对于我们自己抵挡试探有什么教训呢?
3、对於诱惑的本质,我们从这段经文可以学到什么教训呢?例如,注意诱惑什么时候会来临,那试探者会利用哪一种环境(4:2; 比较可14:38)等等。这段经文如何显明试探本身不是罪?
注:
3:23-38。这里的家谱,与马太福音所记载的的不同,在于:(a) 它越过亚伯拉罕和犹太民族的起源,一直追溯到亚当和全人类的起源; (b) 从大卫到耶稣的家谱中,只有两个名字相同(撒拉铁、所罗巴伯)。关于最后这一事实的解释和家谱的意义,请参考圣经新辞典(TheBible Dictionary)。
默想经文:【路4:4】耶稣回答说:“经上记着说:‘人活着不是单靠食物,乃是靠 神口里所出的一切话。’”
撒但的确试探了耶稣,但圣灵的行动却证明这是在神的计划中。
在工作的起首,耶稣要正确对待他要成为怎样的弥赛亚。“四十天”,耶稣受魔鬼的试探:在那些日子里,撒但从远处不断抛来贫寒和穷乏、困倦和饥渴、孤伶和冷漠等一系列试探。“那些日子没有吃什么”,撒但也捕捉到这信号:“日子满了,他就饿了”,这是人体基本需要的标志。
摩西也曾在耶和华那里四十昼夜,也不吃饭也不喝水(出34:28,申9:9);后来又像从前俯伏在神面前四十昼夜,没有吃饭也没有喝水(申9:18)。以利亚只吃了喝了天使给的饮食,仗着这饮食的力,走了四十昼夜,到了神的山,就是何烈山(王上19:8)。太初的道、生命之光、天上的粮食,都眷顾了他们。
耶稣无时不刻不被圣灵充满;现在他也要藉着真道来击败撒但的试探。这里特别提到,耶稣是受了圣灵以后,马上被差往犹太的旷野(太3:1,约11:54),站在人子的地位上,以神的受膏者的身分,独自面对魔鬼的攻击。
试探的过程,允许撒但来尝试诱惑耶稣做错事。但耶稣既能分辨出试探,又靠着圣灵的能力抵挡试探,最终证明,他经历试探并不跌倒。这是十字架得胜的前奏。
有的信徒会以为,蒙圣灵引导都像躺在“可安歇的水边”那样轻松、惬意(诗23:2)。
实际上,圣灵的工作并不都是人们自己所想像的。就像圣灵把耶稣引到旷野去,经历既漫长又艰难的试探,圣灵也会把我们引到困境当中,让我们在信心和顺从中胜过一切。认识并遵行神的话是抵挡试探的有效武器,也是基督徒“军装”中惟一的攻击性武器(弗6:17)。
耶稣以圣经来对抗撒但的攻击,我们也应当这样效法基督。尽管撒但也熟悉圣经,并且惯于曲解圣经,以配合它的目的;但我们必须在神所赐的信心中,顺从圣灵的引导,有效地运用经上说的话,抵挡魔鬼。
在肉身方面需要受试探
撒但从耶稣的饥饿开始,质疑他神儿子的身分。耶稣先前刚刚听见从天上来的声音,称他为“爱子”(3:22)。撒但就怂恿他把石头变成饼,好证实他的儿子身分。这试探的本质是要他利用行神迹的能力,来供应他自己好像是“合情合理合法”的个人需要。
但是耶稣拒绝这试探所用的话语,有很广泛和深刻的意义。对耶稣来说,凡不是从神的意思来的,他必定拒绝(太16:23);在这一原则上,耶稣正是与亚当截然相反。他在三次试探中回击撒但的话语,都是从旧约圣经来的。
申命记8:3论到摩西提醒百姓,神赐吗哪给他们作食物,这对百姓是一种信心的试验;他们必须相信神的话是他们赖以生存的可靠保障。倘若神的旨意不是要他们活下去,他们必死无疑,所以他们不是单靠食物活着。
耶稣引述这节经文的目的,是要证明魔鬼的建议尽管吸引力很大,却违反圣经的原则,所以拒绝它。耶稣在约翰福音(4:34)说:“我的食物就是遵行差我来者的旨意,作成他的工”。
肚腹不是我们的神(腓3:19),人不只是动物,不能只活在肉身需要的层面上。人惟独靠着神口里所出的一切话,就可以摧毁撒但试探的力量。达秘说,“藉着圣灵的能力,一节经文已能使人哑口无言;争战时得力的整个秘诀,在于正确地使用神的话。”
在荣耀和权柄方面受试探
魔鬼又把耶稣领上了高山,把它所掌控的国度的荣华都摆在耶稣面前。它宣称这世界是属于它的,其实神没有把世界交付给它,是被诱惑的人愿意降服在它以下。耶稣称它为“这世界的王”(约14:30),暗示魔鬼是由世界选立为王的。
实质上,魔鬼也晓得这世界对它是暂时的。它之所以控制人心与社会,只是从首先的亚当,第一个人手里篡夺了一时的权柄和座位。这权柄最多只能使人成为这世界的政治、经济、文化傀儡,也是多数犹太人所期待的属地的王权。
但当耶稣在十字架上被高举的时候,世界的王就受了审判(约16:11),且被赶出去了(约12:31)。
所以,现在魔鬼想做交易。它要控制耶稣,就承诺把这一切权柄、荣华都给耶稣,但要耶稣拜魔鬼。
后来魔鬼(龙)站在海边的沙上,把自己的能力、座位和权柄都给了海兽(敌基督);全地的人就拜龙,又拜兽(启11:18-12:1-2,4)。可是,撒但的目标要使耶稣妥协,在它的权柄下应用世界的方法,就是靠着别西卜赶鬼。这对耶稣来说,完全背离了他奉差遣的使命。
耶稣已经与他降世所要拯救的那些罪人认同(3:21),那意味着低微的道路,不是属地的荣耀;它意味着十字架,不是属世的的冠冕。指望属地的国度是敬拜罪恶,所以耶稣毅然决然地拒绝了这个诱惑。
何况,基督的国度是圣洁的国度,引人归向永生神的国度。神已经定意“世上的国”,有一天会“成了我主和主基督的国”(启11:15)。
所以耶稣再次引用圣经(申6:13),就是摩西在旷野警告百姓,他们最终进入迦南地,并获得荣耀和统治权的时候,要留心自己的态度。他们在这种情况下所面对的试探,就是高举自己,忘记敬拜神。耶稣与魔鬼针锋相对地指出,敬拜神是有排他性的:除了单要侍奉“主你的神”以外,没有当得敬拜的。
在遵神旨意方面受试探
第三个试探的地点在耶路撒冷。魔鬼领耶稣到殿顶上,要他跳下去。耶稣已经说过两次“经上记着说”,现在魔鬼也采用同样的方法,利用神与耶稣的关系,引用圣经上的话,让耶稣掉进它所挖的陷阱。
魔鬼承认神与耶稣的关系,以及神给耶稣的启示,但断章取义地说:“主要为你吩咐他的使者保护你”;在“保护你”前面它省略了:“在你行的一切道路上”这明确的经文。魔鬼就是这样扭曲经文原意,来配合一个意图,引诱耶稣行异能,以突破神的计划。
玛拉基曾经预言,弥赛亚会忽然进入他的殿(玛3:1);耶稣是不是可以趁这时机,不用上加略山就赢取名声,让世人晓得他就是所应许的拯救者呢?
耶稣知道自己就是那位受苦的神的仆人(赛52:13-53:12),也知道自己必须上十字架为世人的罪代赎;魔鬼挑战和诱惑耶稣从圣殿顶上跳下去,让以色列人看见他在飞身跃下中受到保守,就立刻接受他。
我们看见在这些试探中,撒但所能做的只不过是出鬼主意,真正绊倒的只有迷糊和骄傲、贪婪和虚谎的人。惟有顺从圣灵,固守神人关系,人鬼不了情就必消亡。
耶稣引述申命记6:16,是摩西提到玛撒杖击磐石的事(出17:7),警诫百姓不要怀疑神与他们同在的话。耶稣深知父在他里面,他也在父里面这个事实(约10:38,14:10,11,17:21)。父的计划和时间是完美的,所以他不会因撒但的试探跌倒。
耶稣在三个试探中,都是引用申命记来反击试探,所引的经文都是出自6:13-8:3这个范围。这几章经文都是论到神的百姓以色列人在旷野中的经历。
当耶稣深思神呼召他去完成的使命时,很可能再三思想这些经文:古时神的百姓的经历,和他现在进入旷野的经历也有相似之处。
路加结束这个故事时,魔鬼不能胜过耶稣的人性,它无计可施;对于耶稣的神性更是避之不及,它早已大败而归。这里,它用尽了每一种方法来试探耶稣,但耶稣并没有退让。
耶稣面对各样试探的方式都是使用圣经,这也是我们必须用的,耶稣赢得了胜利。当然,这并不表示耶稣从此不再遇到进一步试探。人的一生中,并没有全然免于试探的自由,耶稣没有,我们也没有。
这里的试探是被拒绝了,但读者却同时受了警诫;我们务要抵挡魔鬼,它就必离开逃跑了(雅4:7)。它离开耶稣,等候新的机会。“离开他”,希腊原文的意思是“远远站在一边”。“暂时”,这里的旁注说“直到那时辰”。撒但的名字直到22:3才再次出现,在这期间它仍在活动(22:31)。
耶稣在客西马尼园祷告,犹大和其他的人来到他面前,耶稣说:“现在却是你们的时候,黑暗掌权了”(22:53)。新约圣经稍后告诉我们,那最后攻击的结果,他“将一切执政的掌权的掳来”(西2:15),就是将原在天上,后来堕落的恶者掳来。他在十字架上,再度成为最后的胜利者。
这样,我们看见这位救赎主弥赛亚得胜了,不仅是为他自己,并且代表人类,成就了神在人类历史中和人类本性中的旨意及理想。信他的人就能靠着他的血和自己所见证的道,胜过撒但(启12:11);因为“他自己既然被试探而受苦,就能搭救被试探的人”(来2:18)。
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