研经日课第27天: 来自神的呼唤—“你在哪里?”
读《创世记》第3章时,我被神对亚当的呼唤深深触动。亚当和夏娃因犯罪远离神后,神主动问他们:“你在哪里?”。这一句看似简单的话,它是神对罪人的慈爱呼唤,是对人灵命状况的关心,也是神救赎计划的起点。这段经文不仅让我看到亚当和夏娃的故事,也让我认识到自己内心的光景,并激励我更深地依靠神。
1. “你在哪里?”—神对堕落的主动回应
亚当和夏娃的堕落并未让神停止对他们的爱。堕落后,他们第一次感到羞耻,第一次感到恐惧,也第一次试图躲避神的面。就在这时,神主动开口呼唤:“你在哪里?”
这是神主动发出的呼唤
亚当和夏娃犯罪后,他们选择躲避,而不是寻求神。但神并没有因此抛弃他们,而是主动寻找他们。神的这句“你在哪里?”不是为了发现他们的位置,因为祂是全知全能的神,早已知道一切。这是一个爱的邀请,让他们有机会面对自己的罪,并回应神的怜悯。
我想到,在我的生命中,我是否也曾像亚当一样,因自己的罪感到羞愧和恐惧,不敢面对神?当神呼唤我时,我是否有勇气回应?
这是爱的呼唤,而不是责备的斥责
神完全有理由对亚当和夏娃进行严厉的审判,因为他们违背了祂的命令。但神并没有用愤怒的话语责备他们,而是用温柔的话语呼唤他们。这种爱超越了人能理解的界限,体现了神对罪人的忍耐和怜悯。
我想起诗篇103:8:“耶和华有怜悯,有恩典,不轻易发怒,且有丰盛的慈爱。”神对我们的爱并不因为我们的失败而减少。
2. “你在哪里?”—神对我内心状态的提问
神的这句呼唤,不仅仅是对亚当肉体位置的询问,更是对他灵性状态的质问。神在问的其实是:
“你的心在哪里?”
亚当和夏娃的心原本应该定睛在神的话语和神的荣耀上,但如今却被罪占据。他们因听从蛇的谎言而背弃神,内心已远离神。这句话让我反思:在我的日常生活中,我的心是否仍然专注于神?是否有被世俗的欲望和诱惑所分散?
“你与我之间的关系在哪里?”
亚当原本与神有亲密的关系,每天与祂同行。但罪使这种关系破裂,亚当从亲近神转向躲避神。
这让我反思,在面对自己的软弱或失败时,我是否像亚当一样选择逃避,甚至用忙碌或借口遮掩自己的问题,而不是坦然来到神面前?我是否意识到,罪的本质就是让人与神隔离?
神的呼唤让我意识到,祂不是要审判我,而是要唤醒我灵命的沉睡,提醒我回到祂面前。我需要时常检视自己的内心状态,问自己:“我在哪里?我的心是否仍然在神里面?”
3. “你在哪里?”—罪的后果与人类的逃避
当亚当回答神时,他说:“我在园中听见你的声音,我就害怕,因为我赤身露体,我便藏了。”这句话揭示了罪对人的深远影响:
1. 罪让人害怕神
亚当曾经享受与神的亲密关系,但现在他却害怕神的声音。这是罪的直接后果—让人害怕接近神,而不是渴望亲近神。在我的生活中,我经常也因为羞愧而远离神的面,就像有时,当我做了不讨神喜悦的事,我可能选择避免祷告,甚至减少读经,因为内心害怕面对神的圣洁。
2. 罪让人选择躲藏
亚当和夏娃试图用无花果树的叶子遮盖自己的赤身,并躲藏在树木中。但这样的行为无法真正解决问题,反而让他们陷得更深。这提醒我,人类的本能是用自己的方法处理罪,比如靠行为掩盖过犯、靠成就填补空虚,甚至通过指责他人转移责任。但只有神的恩典能真正遮盖我们的羞耻。
3. 罪破坏了人与人的关系
在面对神的追问时,亚当推卸责任:“你所赐给我、与我同居的女人,她把那树上的果子给我,我就吃了。”夏娃则说:“那蛇引诱我,我就吃了。”罪让人互相指责,而不是彼此担当和帮助。这让我反思,在家庭或工作中,当出现问题时,我也会像亚当一样急于推卸责任,而不是在神面前谦卑悔改。
4. 我要如何回应神的呼唤?
面对神的呼唤,我不能选择像亚当一样躲避,而是要谦卑地回应:
承认自己的罪
我需要常常来到神面前,认罪悔改,而不是试图掩盖或推卸责任。正如约翰一书1:9所说:“我们若认自己的罪,神是信实的,是公义的,必要赦免我们的罪,洗净我们一切的不义。”
主动亲近神
不论我的光景如何,我都要选择亲近神,因为祂是那位主动寻找我的父亲。我需要在每天的祷告、读经和敬拜中建立与祂的亲密关系。
活在神的光中
“你在哪里?”提醒我不要躲藏,而是活在神的光中,坦然面对祂的呼唤。我需要让神的话语照亮我的生命,让我在试探和诱惑中站立得稳。
这句话不仅仅是对亚当的呼唤,也是神对我的呼唤。无论我走得多远,神的爱总是等待我回到祂面前。我愿意每天问自己:我的心在哪里?我是否回应了神的呼唤?愿我的生命每天更靠近祂,更活出祂的旨意。
亲爱的天父,感谢祢在《创世记》第3章中的呼唤,让我看见祢对人类无尽的爱与怜悯。主啊,当我犯罪远离祢时,祢并没有放弃,而是主动寻找我、呼唤我回转。求祢让我在祢的光中活出坦然无惧的生命,不再逃避、不再推卸,而是以谦卑的心承认自己的罪。主,求祢让我更多地定睛于耶稣基督的救赎,靠着祂的恩典回应祢的爱。奉主耶稣基督的名祷告,阿们。
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