研经日课第35天: 信心的旅程与神的应许
灵修默想:
1. 信仰之路的挣扎与上帝的回应
上帝对亚伯兰说:“你不要惧怕!我是你的盾牌,必大大地赏赐你。”然而,亚伯兰的回答却带着困惑和疑虑:“主耶和华啊,我既无子,你还赐我什么呢?”这句话显露了他内心的挣扎——尽管他已经离开本族,跟随上帝的带领多年,但现实似乎没有任何改变,他仍旧没有儿子,他的继承人看来只能是仆人以利以谢。
我在生活中是否也有类似的挣扎?当我顺服神的带领,愿意踏上信仰的旅程,却发现现实环境没有如我所愿地改变时,我是否也像亚伯兰一样,向神诉说疑虑,甚至感到失望?我是否期待上帝的应许立刻实现,而当等待的时间拉长,就开始质疑祂的信实?
但上帝没有责备亚伯兰的疑问,而是进一步肯定祂的应许:“那从你本身所生的,才成为你的后嗣。”并带他到外面,让他仰望星空,说:“你的后裔将要如此。”这是一幅震撼的图画,神不仅用言语安慰亚伯兰,更让他看到祂能力的无限与应许的浩大。
在信仰的旅程中,我是否愿意仰望上帝,而不是只看眼前的现实?祂的应许或许暂时未能完全实现,但祂的信实永不改变。当我无法凭眼见支取盼望时,是否能像亚伯兰一样,凭信心仰望祂的应许?
2. 信心的回应与上帝的称义
创世记 15:6 说:“亚伯兰信耶和华,耶和华就以此为他的义。” 这是一句至关重要的话,整个救恩的原则就在其中。亚伯兰并未看到应许成就,但他选择相信神,而神就因此称他为义。
在我的属灵生命中,我是否常常想要靠行为换取神的认可?是否认为只有“做得好”才能蒙神悦纳?然而,神所喜悦的不是我的努力,而是我对祂的信心。这让我想起新约中保罗的教导:“人得称为义,是因着信,不在乎行律法。”
这提醒我,不论我在属灵旅程中有多少软弱,不论我是否已经完全明白神的计划,我所需要做的就是相信祂。当现实让我困惑时,我愿意凭信心选择相信祂的话语吗?我愿意让祂的信实,而不是我的行为,成为我与祂关系的根基吗?
3. 立约的记号:上帝的信实与不变
在创世记 15:9-21,上帝与亚伯兰立约,透过古代常见的盟约仪式——牲畜被劈开,两方立约者要从中间走过,以示对盟约的承担。但特别的是,亚伯兰在沉睡中,上帝独自以“冒烟的炉并烧着的火把”走过,表明这个约是单方面由神承担的,祂必定成就祂的应许。
这幅画面深深地提醒我,上帝的应许不依赖于人的能力或忠心,而完全取决于祂自己的信实。亚伯兰无法为神的应许承担责任,神自己承担了全部的约定。这让我想到基督的救赎—祂在十字架上独自成就救恩,我无法凭自己的努力去“走完全程”,唯有仰望祂的恩典。
在生活中,我是否常常试图“帮助”上帝实现祂的应许?是否在等待中感到焦虑,试图用自己的方式解决问题?神提醒我,祂是那位守约施慈爱的神,祂的话必定成就。即使过程漫长,甚至充满沉默与等待,我是否愿意像亚伯兰一样,安息在神的应许中?
个人反思
1. 面对生活的不确定性,我是否愿意像亚伯兰一样,把疑虑带到神面前,而不是试图自己寻找答案?
2. 我是否愿意凭信心相信神,即使环境没有任何改变?
3. 在等待神的应许实现时,我是否依赖祂,而不是依靠自己的聪明和能力?
4. 当神与我立下应许,我是否相信祂是守约的神,祂的信实胜过我的软弱?
这章经文让我再次看到,信仰并不是一条平坦的路,而是充满等待、挣扎和成长的过程。然而,神一直在其中,祂是我的盾牌,祂的应许不落空。愿我在每日的生活中,都能以信心回应祂,在祂的应许中得安息。
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