研经日课第45天: 真正的跟随与神国的急迫性
读完 路加福音9:57-10:12,我心里充满了震动。这段经文不仅仅是对门徒的呼召,更是一面镜子,映照出我内心的软弱和对神的国度是否真正委身的态度。主耶稣在这里清晰地指出了跟随祂的代价,以及神国事工的急迫性,而我是否真的明白,并且愿意顺服呢?这让我不得不深入地反思自己的信仰之路。
一、我是否真的愿意放下一切来跟随主?
在 9:57-62,耶稣遇见三种想要跟随祂的人,但祂对他们的回应似乎让人吃惊。祂并没有欣然接受他们的承诺,反而揭露了他们内心深处的顾虑和犹豫。这让我不得不问自己:我是否也像他们一样,对跟随耶稣的决心还带着某种保留?
1. 我是否只是冲动地跟随?
第一个人主动表明愿意跟随耶稣,但耶稣却提醒他:“狐狸有洞,飞鸟有窝,只是人子没有枕头的地方。”(9:58)这句话让我感受到一丝沉重。跟随耶稣,意味着放弃世界的安逸和保障,意味着愿意接受流浪和不确定的生活。
我回顾自己信仰的旅程,确实经历过几次热情高涨的时刻,愿意为主做许多事,甚至有时会觉得自己信心坚定,能承受一切挑战。但当真正面对生活的不确定性,或者需要放弃某些舒适和自我的时候,我的心是否也会犹豫?我是否真的愿意接受一个可能没有“枕头的地方”的生活,只因耶稣在那里?
2. 我是否把世俗的责任放在神之上?
第二个人想跟随耶稣,但他请求先去埋葬父亲。耶稣却回答:“任凭死人埋葬他们的死人,你只管去传扬神国的道。”(9:60)这句话听起来似乎冷酷无情,但主耶稣的重点是:神的国比一切世俗责任都更重要。
在现实生活中,我的优先次序又是如何呢?作为母亲、妻子,我有许多责任。家庭、事业、孩子的教育,甚至自己的发展,常常让我感到忙碌和焦虑。但当主呼召我去为祂的国度工作时,我是否也会说:“主,等我把这些事处理好,再去?” 这不正是耶稣所责备的心态吗?我是否愿意在任何时刻,把神的国放在第一位?
3. 我是否仍然回头看?
第三个人想跟随耶稣,但他说:“主,我要跟从你,但容我先去辞别我家里的人。”(9:61)这听起来是一个合情合理的请求,但耶稣的回应却很严厉:“手扶着犁向后看的,不配进神的国。”(9:62)
在我的信仰生活中,是否仍然在“回头看”呢?是否仍然被过去的成就、失败,甚至某些旧有的生活方式所牵绊?跟随耶稣意味着要向前看,完全交托,放下过去的一切。然而,有时候我仍然会因世俗的吸引而心生眷恋,甚至会因过去的经历而退缩,不敢迈出下一步。
我是否真的愿意像耶稣一样,“定意向耶路撒冷去”?(9:51)
主耶稣的榜样让我深深羞愧,祂毫不犹豫地向着使命前进,而我却常常被琐事和私心绊住脚步。
二、我是否意识到福音的急迫性?
进入 10:1-12,耶稣差派七十个门徒出去传道,强调福音事工的紧迫性:“要收的庄稼多,做工的人少。”(10:2)祂的命令充满了紧迫感,而我是否也能感受到这样的迫切?
1. 我是否意识到世界的需要?
耶稣告诉门徒:“你们去吧!我差你们出去,如同羊羔进入狼群。”(10:3)这句话让我震撼。主并没有给门徒提供一个舒适的环境,而是告诉他们,他们将会进入一个危险的世界,一个拒绝他们的信息的世界。
今天,这个世界仍然需要福音,仍然充满了拒绝神的人。而我是否看到了世界的需要?是否愿意勇敢地进入“狼群”,去面对那些可能敌对福音的人?或者,我是否仍然安于自己的舒适圈,选择不去面对挑战?
2. 我是否愿意依靠神的供应?
耶稣吩咐门徒不要带钱囊、口袋、鞋(10:4),这意味着他们要完全信靠神的供应。这对我来说是一个极大的挑战。我习惯于自己计划,自己安排,确保所有事情都在可控的范围内。但神却要我学会真正的信靠,在福音事工上完全仰赖祂的带领。
3. 我是否真正相信神的审判?
耶稣警告说,那些拒绝福音的人,将要面对比所多玛更严厉的审判(10:12)。这让我反思:如果我真的相信神的审判,那我是否应该更迫切地传福音?如果我真的相信神的国近了,那我是否应该更积极地分享基督的救恩?还是,我仍然觉得时间充裕,不急着行动?
三、我自己如何回应?
这段经文让我深刻意识到,我的信仰需要更大的委身。我不能只是把跟随耶稣当作一项“可以选择的任务”,而是要把祂的国度放在生命的第一位。我需要:
1. 放下世俗的安全感,真正相信跟随基督才是最值得的。
2. 不再拖延,不再找借口,愿意立刻回应主的呼召。
3. 不再回头看,而是坚定地向前走,活出信仰的真实。
4. 意识到福音的急迫性,更积极地参与神的事工。
5. 学习完全信靠神,不依赖自己的能力,而是依靠圣灵的引导。
愿主帮助我,不再犹豫,不再拖延,而是带着火热的心去跟随祂,去宣扬祂的福音,去完成祂托付我的使命。阿们!
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