研经日课第57天: 计算跟随基督的代价,持守到底
当我再次细读路加福音 14:25-35,耶稣的教导震撼了我的心。这段经文不像一些温暖安慰的话语,而是带着严肃的挑战和警告,直指门徒身份的本质。跟随基督并非一场轻松的旅程,而是一条需要深思熟虑的道路。
在现代社会,“基督徒”这个身份有时似乎变得容易接受,甚至在某些文化中,它可能只是一个社交身份,而非真正的委身。然而,当我细细咀嚼耶稣的话时,我意识到,祂从未呼召我们成为“名义上的基督徒”,而是要我们成为真正的门徒——愿意为祂放下一切,甚至付上生命的代价。
这让我不得不反思:
• 我是否真的计算过跟随基督的代价?
• 我是否愿意毫无保留地顺服主,即便这意味着失去世界所珍视的东西?
• 当信仰的代价变得沉重时,我会选择坚持到底,还是会退缩?
我是否真正爱基督胜过一切?
“人到我这里来,若不爱我胜过自己的父母、妻子、儿女、弟兄、姐妹,和自己的性命,就不能作我的门徒。”(路 14:26)
耶稣的这句话让我深思:在我的生命中,基督是否真的比一切都重要?
作为一位母亲、妻子、女儿,我的家庭对我来说无比珍贵。然而,我是否曾经因为对家庭的依恋,而忽略了对基督的爱与委身?我是否无形中让家人、事业、甚至个人的梦想成为我的偶像?
当世俗的责任与信仰发生冲突时,我是否愿意优先顺服基督?还是更倾向于讨人的喜悦,而非讨神的喜悦?
这让我想到亚伯拉罕献以撒的故事(创 22:1-14)。当神要求亚伯拉罕将他独生的儿子献上时,亚伯拉罕没有犹豫,因为他深知:神必须是他生命中的至高主权者。 我能否像亚伯拉罕一样,在任何情况下都愿意把神放在第一位?
爱基督胜过一切,并不意味着我不爱家人,而是意味着当我的爱与对基督的顺服发生冲突时,我必须毫无保留地选择基督。 这是否是我的真实光景?
我是否真的愿意背起十字架,走向刑场?
“凡不背着自己十字架跟从我的,也不能作我的门徒。”(路 14:27)
在耶稣的时代,十字架是罗马帝国最残酷的刑具,象征羞辱、痛苦和死亡。一个被判处十字架刑罚的人,必须自己背起十字架,穿过嘲笑的人群,走向刑场。
当耶稣说“背起自己的十字架跟从祂”时,祂并不是在说一种象征性的“吃点苦”,而是指一种全然舍己、准备付出一切代价的跟随。
当我回顾自己的信仰旅程,是否曾经因为害怕冲突而选择沉默?是否因害怕麻烦,而不愿意在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?是否害怕失去舒适的生活,而不愿意委身于主的呼召?
跟随基督意味着:
• 愿意受误解、拒绝,甚至被嘲笑。
• 愿意放下自己的计划、舒适,甚至愿意失去地上的安稳。
• 愿意即便走向“刑场”,仍然不回头。
今日的基督徒或许不需要面对真正的十字架刑罚,但我们是否愿意背负属灵的十字架?是否愿意在压力和考验中,依然坚定地跟随主?
我是否认真计算代价,坚定到底?
“你们哪一个要盖一座楼,不先坐下算计花费,能盖成不能呢?”(路 14:28)
“或是一个王出去和别的王打仗,岂不先坐下酌量?”(路 14:31)
耶稣用盖楼和打仗的比喻,提醒我们:跟随祂不是冲动之举,而是需要深思熟虑的委身。
许多时候,信仰的道路看似充满恩典和平安,但耶稣提醒我们,这条路并不容易。若没有坚定的心志,我们可能会半途而废。
在我的信仰生活中,我是否曾经像那个盖楼却没有算清代价的人,起初热心,但遇到困难就退缩?
• 当信仰带来代价时,我是否仍然坚持?
• 当信仰让我必须舍弃某些梦想和安逸时,我是否仍然忠心?
• 当世界的诱惑临到,我是否仍然毫不妥协地站立在真理中?
基督徒的道路并非短跑,而是一场长久的属灵马拉松。我是否真正计算过代价,并愿意走完全程?
我是否仍然有“盐的味道”?
“盐本是好的,盐若失了味,可用什么叫它再咸呢?”(路 14:34)
盐的作用是防腐和调味,耶稣用这个比喻提醒我们,若我们的生命失去了属灵的影响力,我们的信仰便成了无用之物。
这让我反思:
• 我的信仰是否仍然鲜活?
• 我是否仍然在家庭、职场、朋友圈中发挥属灵的影响力?
• 我是否活出基督的样式,还是渐渐被世界同化,失去了见证?
如果有一天,我的信仰在灵性上“失了味”,那我和世人又有何分别?愿神帮助我,让我在这个世代中,不仅存有基督徒的名号,更能活出门徒的生命。
读完这段经文,我深刻地意识到,作基督的门徒不仅仅是一个称号,而是需要真实的委身和生命的改变。主啊,我愿意更多地爱你,胜过一切!我愿意背起我的十字架,不管环境如何,都坚定跟从你!我愿意认真计算代价,忠心到底,不半途而废!我愿意成为世上的盐,继续发挥影响力,不失去属灵的味道!愿主加添我力量,使我能不单单在口头上承认你,更能在生活中活出真正的门徒生命,直到路的尽头!
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