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家庭成为民族·研经日课第85天
阅读经文:创世纪46:1-47:12
问题思考:
1、46:3的应许﹐在埃及比在迦南的游牧状况,如何更容易应验?我们从这里可以学到什么关於上帝的供应?
2、我们从约瑟处理雅各的到来﹐可以看到他的什么特质﹖参赛11:2
3、这段经文可以说明这两段话吗:(a) 约14:6﹔(b) 林后4:17-18 上帝对以撒说:不要下埃及(26:2)。却对雅各说:不要怕下埃及。表明神根据他的计划引导他的百姓。
思考默想:
一
埃及环境对比迦南游牧的优势:
稳定的生存条件:
迦南地正经历严重饥荒,而埃及因约瑟的治理有充足的粮食储备。埃及尼罗河流域的肥沃土地和灌溉系统,为雅各家族提供了稳定的居住环境和农业发展条件,有利于人口增长。
政治庇护:
约瑟作为埃及宰相,能为家族提供保护。歌珊地的隔离性既避免以色列人与埃及人混杂(46:34“凡牧羊的都被埃及人所厌恶”),又保障他们免受战争或外族侵扰,专注繁衍。
族群扩张的保障:
神应许“使你成为大族”需要人口基数。在埃及的安定环境中,雅各家族从70人增长到出埃及时约200万人,远超在迦南游牧的脆弱状态(饥荒、资源争夺)。
关于上帝供应的启示:
1、超越人意的预备:
神使用看似矛盾的处境(埃及为异教之地)成就应许,显明祂的供应不拘泥于地理或文化限制,而是按祂的主权调度万有。
2、在危机中开辟出路:
饥荒本是灾难,却成为神引导雅各家族进入保护之地的契机。信徒当信靠神在逆境中仍掌权,祂的供应往往以超乎想象的方式临到。
3、长远的计划:
神允许雅各下埃及,是为实现更宏大的救赎计划——以色列人日后出埃及,成为神立约的子民。祂的供应不仅是当下的满足,更是为永恒旨意铺路。
二
约瑟的应对展现与圣灵相契合的特质,呼应以赛亚书11:2所描述的基督性灵:
智慧:
他安排家族居住在歌珊地,既利用埃及资源,又保持族群独立性,避免文化同化,显明战略远见。
聪明:
他提前教导兄弟如何应对法老,强调牧羊的职业以避免被征为奴,体现对埃及社会结构的深刻理解与灵活应对。
谋略:
他协调法老与家族的互动,既尊重权柄,又为家族争取最佳生存条件,显明卓越的外交能力。
敬畏神:
他始终将成就归于神,行事以神的荣耀与家族福祉为优先,而非利用权力谋私利。
总结:约瑟的特质预表了基督,他的治理显明属神领袖当有的平衡——既有属世的智慧,又有属灵的洞察,一切为成就神的旨意。
三
(a) 约14:6“耶稣是道路、真理、生命”的关联:
唯一的救赎路径:
雅各下埃及看似与神对以撒“不可下埃及”的命令矛盾,实则显明神在不同阶段有特定的引导。正如耶稣是唯一通向父的道路,神对每个时代的带领虽方式不同(以撒留迦南、雅各下埃及),但核心都是为成就救恩计划——雅各家族下埃及是救赎链的关键一环,预备基督道成肉身的族系。
(b) 林后4:17-18“暂时的苦难 vs 永远的荣耀”的关联:
苦难中的永恒视角:
雅各下埃及虽意味着寄居异乡,但神借此保全以色列全家,为日后出埃及、进入应许之地铺垫。这呼应林后4:17“至暂至轻的苦楚,要为我们成就极重无比、永远的荣耀”。神的计划常以暂时的困难换取永恒的益处。
为何神对以撒和雅各有不同指引?
1、时代与处境不同:
以撒时期迦南无饥荒,神要他学习“顺服留守”,承受应许。
雅各时期饥荒危及生存,神以“下埃及”作为拯救手段,显明祂按实际需要引导百姓。
2、救赎计划的渐进性:
以撒的顺服维持应许之约在迦南的延续;雅各的下埃及则启动“寄居埃及-出埃及”的救赎预表(何11:1“我从埃及召出我的儿子”指向基督)。
3、个体与群体的差异:
神对以撒是个体信心的考验,对雅各则是群体性拯救的安排,显明祂既是个人生命的主,也是历史的主宰。
总结:神的引导非僵化的教条,而是按祂智慧和计划“随事随在”调整。信徒当以顺服和信心回应神当下的带领,即使路径看似矛盾(如“下埃及”与“不可下埃及”),仍深信祂的终极计划必成就。
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