忠于神·研经日课第86天
阅读经文:创世纪47:13-48:22
问题思考:
1、约瑟对埃及人的供状作了什么事?他在他的职位上如何保持对他父亲的神的忠心?
2、哪些不同的观点使雅各产生47:9和48:15﹐16的两点反省?哪个值得我们效法?
3、注意雅各对两个孙子的信心和祷告。参来11:21﹔创18:18﹔申6:4-7﹔诗78:5-7。从这里可以学到﹐身为基督徒的父母﹐我们有什么特权和责任﹖
思考默想:
一
约瑟的经济政策
1、粮食供应管理:
在饥荒中,约瑟以公平原则分配粮食:
第一阶段:埃及人用银钱购粮;
第二阶段:银钱耗尽后,以牲畜换粮;
第三阶段:牲畜用尽后,以土地和自由为代价换取粮食,最终使全国土地归法老所有,百姓成为佃农。
2、维持社会秩序:
约瑟规定百姓需将收成的五分之一纳给法老,既保障国家储备,又避免百姓因完全失去土地而陷入绝望,体现智慧与公义的平衡。
忠于神的见证
1、拒绝滥用权力:
约瑟虽掌握埃及经济命脉,却未中饱私囊,始终以“法老的臣仆”身份行事,显明他对职分的忠诚。
2、持守信仰原则:
他安排以色列家族定居歌珊地,避免与埃及宗教混杂;
临终前要求归葬迦南,表明对神应许之地的信心。
3、荣耀归于神:
约瑟在饥荒中拯救万民,但将成就归于“神所定的旨意”,而非自夸功绩。
二
创47:9的叹息
雅各对法老说:“我寄居在世的年日是一百三十岁,我平生的年日又少又苦。”(创47:9)
他回顾一生经历欺骗(被拉班欺哄)、家庭破碎(失去约瑟)、饥荒威胁,深感人生的短暂与苦难。
此时雅各的焦点在“地上的劳苦”,尚未完全看到神在苦难中的终极计划。
创48:15-16的信靠
雅各为约瑟的两个儿子祝福时宣告:
“我祖亚伯拉罕、我父以撒所侍奉的神,就是一生牧养我直到今日的神,救赎我脱离一切患难的那使者……”(创48:15-16)
他从“又少又苦”的叹息转为承认神是“牧养者”与“救赎者”,显明信心的超越性。
雅各看到:
1、神的信实:祂是亚伯拉罕、以撒的神,守约施慈爱(创28:13-15);
2、神的护理:苦难中仍有“牧养”(供应与引导);
3、神的救赎:患难非终点,而是救赎过程的环节(参罗8:28)。
值得效法的榜样
48:15-16的视角更值得效法:
1、从自我中心转向以神为中心:
雅各不再定睛于个人苦难,而是仰望神的应许与作为。
2、在祝福中传递盼望:
他将对神的认识融入对孙辈的祝福,使信仰跨越代际。
3、苦难中的属天眼光:
效法约伯“赏赐的是耶和华,收取的也是耶和华”,在逆境中仍称颂神的主权。
三
雅各信心的行动
1、跨越传统的祝福:
他按立以法莲、玛拿西为支派之首,甚至越过长幼次序,显明信心不凭眼见,而是按神的应许行动。
2、祷告中的属灵遗产:
雅各的祝福包含:
救赎历史:“一生牧养我的神……救赎我脱离一切患难”;
应许传承:“愿神使你们如以法莲、玛拿西一样”,将亚伯拉罕之约传递给下一代(创18:18“成为强大的国”)。
基督徒父母的特权与责任
1、特权:
成为信仰的管道:
如申6:6-7“也要殷勤教训你的儿女”,父母是神向下一代启示的第一媒介。
为子女代求:
雅各的祝福预表父母为子女祷告的权柄(参伯1:5),属灵遮盖能影响子女一生(诗112:2“他的后裔在世必强盛”)。
2、责任:
教导真理:
按申6:4-7“无论你坐在家里,行在路上……都要谈论”,将信仰融入日常生活。
活出榜样:
如诗78:5-7“使将要生的后代子孙可以晓得……好叫他们仰望神”,父母的生命见证比教导更有力。
传递盼望:
雅各的祝福指向弥赛亚(创49:10),父母当引导子女看见基督的救恩(提后3:15“明白圣经……有得救的智慧”)。
属灵功课
来11:21“雅各因着信,扶着杖头敬拜神”:
他的祝福行动是信心的敬拜,显明父母当以信心为根基,为子女寻求神的计划。
林后4:17-18“所见的是暂时的,所不见的是永远的”:
雅各超越眼前困境,为孙辈求永恒福分,提醒父母重视子女属灵生命胜过世俗成就。
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