复活·研经日课第92天
阅读经文:路加福音20:27-21:4
问题思考:
1、20:27-40。撒都该人否定复活的教义,因为它牵涉到一些实际的难题,而且摩西五经中并没有教导,而摩西五经是被他们视为唯一的权威的。耶稣如何反驳他们在这两方面的理由?比较可12:24。
2、21:1-4。神对那些为其事工而奉献的人有什么期望?比较林后8:12。试将这几节与20:46,47加以对照。
3、20:41-44。「大卫的子孙」是弥赛亚的称号,其涵义是作为全国在政治上的拯救者。耶稣在这里,关於弥赛亚真正的职份、祂作王真正的特质是什么,有何教导﹖
思考默想:
一
撒都该人否定复活的两个核心理由是:
1、复活的逻辑难题(如七兄弟相继娶同一妻子的荒谬情境);
2、摩西五经未明确教导复活(他们只承认五经的权威)。
耶稣的反驳同样针对这两点:
1、超越逻辑的神能:
耶稣指出复活后的生命形态与现世不同,不是婚姻家庭的关系,而是“像天使一样”,属灵且永恒。这显示复活并非现世逻辑的延续,而是神的超然作为,因此人的理性难题不构成对神能力的限制。
2、从摩西五经证明复活:
耶稣引用《出埃及记》3:6,指出神自称是“亚伯拉罕、以撒、雅各的神”。若死人未复活,这三人的存在已终结,神便不能被称为“他们的神”。但神是“活人的神”,因此复活必然存在。耶稣以此表明,五经隐含复活的真理,撒都该人对圣经的理解片面且肤浅。
二
1、奉献的核心是“全然的牺牲”而非“数额”:
寡妇投入两个小钱,虽是微薄,却是她“一切养生的”,表明她完全信靠神、优先献上自己。这与保罗在《哥林多后书》8:12的教导一致:“捐得乐意的人是蒙神喜悦的,照他所有的,并不是照他所无的。”神看重奉献者的心志与牺牲程度,而非金额大小。
2、对比文士的虚伪:
文士贪图虚荣、侵吞寡妇财产,与寡妇的谦卑奉献形成鲜明对比。耶稣谴责文士利用宗教地位谋私,却称赞寡妇的奉献为“比众人更多”。这凸显神对奉献的期望:
动机纯全(不为彰显自己,而是出于爱神);
全然摆上(不保留退路,全然信靠神的供应)。
三
1、弥赛亚超越“大卫子孙”的政治性期待:
撒都该人和当时犹太人普遍期待弥赛亚是“大卫的子孙”,即一位政治军事领袖,恢复以色列国的荣耀。但耶稣引用《诗篇》110:1(“主对我主说:‘你坐在我的右边’”)挑战这一观念:大卫称弥赛亚为“主”,说明弥赛亚不仅是“大卫的子孙”,更是“大卫的主”,具有神圣权柄,超越血统与政治身份。
2、弥赛亚的真正特质是属天权柄与救赎使命:
属天的权柄:弥赛亚不是地上的君王,而是坐在神右边、统管万有的永恒之主;
救赎的职分:祂的国度“不属这世界”,核心是藉着舍己与复活带来灵魂的拯救,而非政治解放。
耶稣在此颠覆了对弥赛亚的世俗化理解,强调祂的神性、属灵权柄与救赎使命,而非民族主义的政治拯救。
总结
1、复活是神的应许与大能的彰显,超越人的理性局限;
2、奉献的价值在于全然委身的心志,而非外在表现;
3、基督的国度是属灵的,建立在牺牲与神权柄之上,而非世俗权力。
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