研经日课第93天
阅读经文:路加福音21:5-24
问题思考:
这一章似乎有两个主题交织在一起:耶路撒冷和圣殿即将被毁(发生於主后70年),以及主第二次的再来。经文所指为何,并不十分清楚。但 5-24节应该都是指主后70年的事。
研读问题:
1、耶稣说耶路撒冷被毁是「报应的日子」(24节)。那么,其原因为何?比较11:49-51;13:34,35;19:41-44。
2、门徒会遭遇什么危险和困难﹖他们该怎样准备好来面对它们呢﹖比较约15:18-21;启12:11。
思考默想:
一
耶稣预言耶路撒冷被毁(主后70年罗马军队摧毁圣城)是神公义的审判,其核心原因是以色列民长久以来拒绝神的救恩、悖逆神的旨意,尤其是对弥赛亚的弃绝。具体可从以下经文分析:
1、路加福音11:49-51
耶稣指出,历代先知被以色列人逼迫甚至杀害,从亚伯的血到撒迦利亚的血(旧约最后一位殉道的先知),这些罪债都要归到「这世代」的人身上。耶路撒冷的毁灭是对他们累积的悖逆与暴力的审判。
2、路加福音13:34-35
耶稣哀叹耶路撒冷多次杀害先知、拒绝神的使者,因此神的同在(象征圣殿的荣耀)将离开他们,直到他们承认耶稣是弥赛亚。圣殿被毁正是这一预言的应验。
3、路加福音19:41-44
耶稣为耶路撒冷哀哭,预言敌人将筑垒围困,彻底毁灭城中的百姓,因为他们「没有认出神眷顾你的时候」(即拒绝耶稣的弥赛亚身份与救赎使命)。
耶路撒冷的毁灭是神的公义审判,因百姓长期悖逆、杀害先知,尤其拒绝耶稣作为弥赛亚,导致他们失去了神的保护与平安。
二
耶稣预言门徒在耶路撒冷被毁前和末世中将面临的危险,并给出应对的指引:
1、危险与困难(路加福音21:12-19):
被政府(宗教或世俗权柄)逼迫、监禁、审判(12节)。
被亲人、朋友出卖甚至杀害(16节)。
因信仰遭受普遍的社会仇恨(17节)。
面对战争、地震、饥荒等灾难时的恐慌(9-11节)。
2、应对方式:
不靠己力,依靠圣灵(15节):耶稣应许在受审时赐下智慧和话语,圣灵会引导门徒如何回应(参《约翰福音》14:26)。
忍耐到底(19节):面对逼迫不妥协,以坚忍证明生命的真实信心(参《雅各书》1:12)。
不惧怕死亡(18节):神的护理超越人的威胁,信徒的终极生命在神手中(参《马太福音》10:28)。
以爱胜过仇恨(对比路加福音6:27-28):即使被出卖,仍活出基督的饶恕与福音的见证。
3、对照经文:
约翰福音15:18-21:耶稣明言门徒会因属祂而受世界逼迫,但这是与世界价值观对立的必然结果。
启示录12:11:信徒胜过苦难的秘诀是「羔羊的血」(基督的救赎)和「自己所见证的道」(持守真理的勇气),甚至愿牺牲生命。
门徒的预备在于全然信靠神的主权,以属天的智慧、忍耐和爱回应逼迫,并在苦难中见证基督的得胜。耶路撒冷的毁灭虽是审判的记号,但对信徒而言,却是提醒他们「挺身昂首」,等候基督最终的再来与永恒的国度。
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