义人的道路·研经日课第106天
阅读经文:诗篇1-2章
问题思考:
1、诗篇第一篇中,义人和恶人被加以对照。试比较他们的品格(1,2节),对他们以及他们的命运之生动的描绘(3-6节)。你喜悦的是什么?你和谁在一起时会最自在?
2、诗2。耶和华对“祂的受膏者”有何计划?要完成这个计划会牵涉到什麽事情?比较徒4:24-28。这个计划要求人要作出什么反应?这个计划给人什么盼望?
默想经文:诗篇1:2 “惟喜爱耶和华的律法,昼夜思想,这人便为有福。”
诗篇1篇开篇便将生命的道路分为两条:义人的路与恶人的路。而义人的核心特质,是“喜爱耶和华的律法,昼夜思想”。这里的“律法”(תּוֹרָה,Torah)并非冰冷的规条,而是神启示的旨意与生命的蓝图。在近东文化中,“律法”象征智慧与生命的引导。诗人强调,真正的福气不源于外在的顺遂,而源于对神话语的热爱与沉浸。
现代人常将幸福寄托于财富、成就或关系,但诗人指出,唯有扎根于神的话语,生命才能如溪水旁的树般稳固。这种“喜爱”不是短暂的兴趣,而是灵魂的饥渴,如同鹿切慕溪水。
“昼夜思想”的希伯来原文(הָגָה,hagah)意为“低声默诵、反复咀嚼”,如同牛羊反刍食物。这描绘了一种将神的话语融入生命每个细节的生活方式:
在信息爆炸的时代,人的心常被焦虑、娱乐和碎片化的声音充斥。但“昼夜思想”是一种属灵操练,主动以神的话语洁净内心的噪音。正如耶稣在旷野以“经上记着说”抵挡试探,默想神话语能重塑我们的思维与抉择。
神的话语是“种子”,需要时间与专注才能生根结果。昼夜思想不是机械的背诵,而是让真理在生命中发酵——在清晨的祷告中寻求方向,在工作的间隙默想应许,在夜晚的静默中回顾恩典。如此,信仰不再局限于礼拜天的仪式,而成为每日呼吸般的自然。
世界的“福”常与物质的累积、权力的掌控相连,但诗人宣告:真正的福气是“属灵的丰盛”与“永恒的归属感”。
这“福”(אַשְׁרֵי,ashrei)在希伯来诗中常以复数形式出现,指向一种完整、蒙神悦纳的生命状态(参太5:3-12)。它不是短暂的快乐,而是深植于与神同行的满足。
义人的生命“按时候结果子,叶子也不枯干”。神话语的默想带来圣灵的果子——在逆境中有平安,在冲突中有忍耐,在迷茫中有智慧。正如耶利米说:“耶和华啊,你的话是我心中的欢喜快乐”(耶15:16)。
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