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然·研经日课第107天
阅读经文:诗篇3-4章
问题思考:
有关这两篇诗的写作背景,请参撒下15-17章。
1、诗三是一首晨兴的诗章。当大卫醒来时,他遭遇到什么不利的情况?(1-2节)比较撒下16:5-8。大卫如何反应?(3-4节)他倚靠耶和华的结果是什么?(5-8节)我们从他的榜样可以学到什么?
2、诗四是一首向晚的诗章。在2-5节中,大卫对他的仇敌讲话。他对他们的劝告是什么?他在哪裡得到他自己的力量、喜乐与安全呢?
默想经文:诗篇4:8 “我必安然躺下睡觉,因为独有你耶和华使我安然居住。”
大卫写下这首诗时,正身处人生的至暗时刻。他的儿子押沙龙发动叛乱,夺取王位,迫使大卫仓皇逃离耶路撒冷。示每的咒骂、臣民的背叛、亲子的反目,如同一张密不透风的网笼罩着他。然而,在这动荡的夜晚,大卫却宣告:“我必安然躺下睡觉。”这句话不是盲目的自我安慰,而是在风暴中锚定于神的信实。
现代人常因压力、焦虑或对未来的恐惧而失眠,但大卫的安眠并非源于环境的改变,而是因他深知“独有耶和华”才是真正的避难所。他的信心不是“问题已解决”,而是“神仍在掌权”。
大卫的“安然”包含三重属灵维度:
1、身份的安稳:
大卫虽被世人视为“被神弃绝的君王”,却坚信自己是“神所膏立的人”。他的安全感不在于王位是否稳固,而在于神的拣选永不改变。
我们的价值若建立在成就、地位或他人的评价上,必会随环境摇摆;唯有扎根于“神所爱的儿女”这一身份,才能经历真正的安稳。
2、主权的交托:
大卫在诗篇3:5提到“我躺下睡觉,我醒着,耶和华都保佑我”,表明他放下对自我保护的掌控,将生命主权全然交托给神。
我们是否在忧虑中紧抓自己的计划,还是像婴孩般安息在父神的怀中?真正的平安始于“放手”,承认“离了神,我们什么都不能做”。
3、超越环境的眼光:
大卫并非否认现实的危险,而是选择注目于神的属性。他称神为“四围的盾牌”、“公义的主”,这些称呼显明他对神的全能与信实有深刻的认识。
我们常被环境的“风声”淹没,却忘记神的“声音”比万有更响亮。正如以利亚在烈风地震中听见“微小的声音”,信心的眼睛能穿透黑夜,看见神手中的黎明。
在近东文化中,“躺下睡觉”是极度脆弱的时刻,意味着卸下一切防卫。大卫的“睡觉”是一个信心的行动:
对仇敌的蔑视:他的安眠宣告“神必为我争战”,仇敌的喧嚣无法动摇神的计划。
对神主权的降服:他不以人的谋算反扑,而是静候神的拯救。
对未来的盼望:他的睡眠是“复活的预演”——相信即便死亡临到,神也能唤醒生命。
当我们被焦虑侵蚀时,可以效法大卫的“信心仪式”:
1、写下忧虑:将重担具象化,交托给神。
2、宣告真理:用经文替代内心的负面声音。
3、身体行动:躺下闭目,以身体的安息操练心灵的信靠。
大卫的“安然睡觉”不是逃避现实,而是在洪流中建造了一座“属灵的方舟”——以神的应许为框架,以信心为根基。今日的世界充满不确定,但神的百姓仍可如诗人般宣告:“我的平安不借外在的帆,只因锚已深扎永恒岸。”愿我们每夜躺卧时,都向世界见证:真正的安息,独属于那创造天地、掌管万有的神。
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