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神圣的怒气中的恩典·研经日课第109天
阅读经文:诗篇6章
问题思考:
这是祷告的另一范本。大卫似乎饱受疾病和敌人笑骂的双重痛苦。他的疾病给他们机会,指责他是个「被神击打」的人。
1、1-7节。试着用你自己的话说明大卫作此祷告时的心境。他:(a) 向神承认什么?(b) 期望从神得到什么?
2、请注意8-10节。大卫怎样得到确信,知道自己的祷告必蒙应允,且他必蒙拯救?这个确信是他公开在神和众人面前做的。你有过类似的经验吗?
默想经文: 诗篇6:2耶和华啊,求你不要在怒中责备我,也不要在烈怒中惩罚我!
“耶和华啊,求你不要在怒中责备我,也不要在烈怒中惩罚我!”这声穿越三千年的呼求,像一柄双刃剑刺透信仰的核心。当大卫在病榻与心灵的困顿中发出这声呐喊时,他并非在否认上帝的审判权,而是用颤抖的手指叩击着神圣公义与永恒怜悯之间那道微妙的缝隙。
在当代信仰语境中,我们常将神的属性割裂为互不相容的碎片:要么是满面怒容的审判者,要么是无限宽容的慈父。但大卫的祈祷恰恰展示了这两个真理在灵魂熔炉中的共冶。他用“怒”(אַף)与“烈怒”(חֵמָה)两个希伯来词汇的叠加,描绘出神圣公义如熔岩般炽烈的本质,却又在“求”(אַל)的哀恳中显露出对这份公义更深的理解——那审判的火焰本是为炼净而非毁灭。
现代人面对罪疚时往往陷入两极:或是用廉价的恩典自我麻醉,或是被定罪感压垮而逃离圣所。大卫却示范了第三条道路——直面神圣怒气的锋芒。他承认自己正站在审判的射线之下,这承认本身已成为恩典的导管。正如马丁·路德在《加拉太书注释》中所言:“当人停止为自己的罪辩解时,十字架的赦免就开始在他伤口上生长。”
约柜之上施恩座的两个基路伯相对而立,他们的翅膀之间迸发着神圣的荣光。这正是审判与恩典的终极奥秘:公义的雷声在恩典的云彩中回荡,而怜悯的甘霖总在审判的闪电之后降临。当我们像大卫那样站在这个神圣的张力场中,就会发现神的怒气不是毁灭的飓风,而是吹散心灵雾霭的圣灵之风。
在量子物理学的测不准原理中,观察者的存在改变着被观测对象的形态。同样,当我们以忏悔的目光直面神的审判时,那本要击打我们的神圣怒气,竟奇妙地转化为重塑生命的恩典之力。这或许就是保罗所说的:“神的恩慈领你悔改”(罗2:4)的深层含义——在审判的阴影中,恩典的光芒显得愈发璀璨。
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