研经日课第112天
阅读经文:诗篇11-12章
问题思考:
1、在诗11中,大卫为什么不接纳那些见情况无望(3节)而要他逃走之人的劝告呢?是什么信念使他坚定不动摇的呢?你有这种信念吗?
默想思考:
一、拒绝逃离的根基:大卫的信念
1、神的至高主权与同在
大卫回应劝告时首先宣告:“耶和华在他的圣殿里,耶和华的宝座在天上”。这强调神并未因环境的混乱而失去权柄,祂仍在圣殿(象征与子民的同在)中掌权。即使地上的“根基”看似崩塌,但神的宝座(统治)稳固于天,超越人间的动荡。
2、神的鉴察与审判
大卫指出,神的眼目并非闭目不顾:“他的眼皮察看世人”。神始终在察看人的行为,并会按公义审判:“他试验义人,惟有恶人和喜爱强暴的人,他心里恨恶”。大卫相信,神必以“烈火、硫磺、热风”审判恶人,而“义人必得见他的面”。这种对终极公义的信心,使他不被眼前的危机摇动。
3、对神保护的委身
大卫反问:“你们怎么对我说‘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去’?”。他拒绝倚靠人的计谋(如逃跑避难),而是选择以神为真正的“避难所”。这种态度呼应了他过去逃避扫罗追杀时的经历,即使身处险境,仍坚持信靠神的引导而非自保。
二、我是否有这样的信念?
大卫的坚定源于他对神的属性(主权、公义、信实)的全然信靠,而非环境的表象。我想我们在面对危机时,常会陷入两种试探:
环境决定论:像大卫的同伴一样,认为“根基毁坏”意味着神的计划失败,因而转向人的策略(如逃避、妥协)。
信心回应:像大卫一样,承认环境的艰难,却更深地定睛于神的应许——祂仍在掌权,必按祂的时间和方式施行拯救与审判。
我需要反思:当生活遭遇“根基崩塌”般的危机(如关系破裂、健康威胁、社会动荡)时,我的第一反应是寻求人的解决方法,还是先转向神的信实? 我是否相信,即使在看似无望的境遇中,神仍在“试验”我的信心,并最终以公义介入?我是否像大卫一样,以“见神的面”为终极盼望,而非仅求现世的安稳?
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