研经日课第19天: 看见自己罪孽的深重,方知神恩典的宝贵
每次读到路加福音7:36-8:3,我都被那个曾是罪人的女人所感动,而同时又对法利赛人西门的态度感到不安,因为在他身上,我往往看到了自己的影子。他冷漠、自义,而那位妇女却充满爱和谦卑。耶稣的教导让我不得不深刻反思自己:我是否真正认识到自己的罪性?我是否因蒙恩而献上了全心的感恩?
1. 对罪的轻忽:我真的知道自己有多么亏欠神吗?
内心的骄傲与冷漠
在这段经文中,西门的问题不仅是轻视了那位罪人的妇女,更是轻视了耶稣。他觉得自己是义的,不需要耶稣的赦免。反观我自己,我是否也像西门一样对自己的罪轻描淡写?当生活顺利时,我很少意识到自己的罪,而更多把注意力放在外在的行为上,用“我没有做坏事”来掩盖内心的骄傲和冷漠。
我想起旧约中以赛亚书对罪的深刻描述:“我们都如羊走迷,各人偏行己路。”罪让我们偏离神的道路,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。即便我表面看似顺从,内心却时常悖逆,不愿完全信靠神,不愿放下自己的计划。这种内心的隐秘罪性,像西门一样隐藏在我的骄傲中,却正是拦阻我更深亲近神的最大障碍。
罪的自义与对他人的批判
法利赛人西门的另一个问题,是对他人罪的批判和论断。他看到那位妇女的行为时心中想:“这人若是先知,必知道摸他的是谁,是个怎样的女人,因为她是个罪人。”他将自己的道德标准强加于人,而忽视了自己也在罪中。
回想我的生活,我是否也常常用自己的标准去评判他人?有时候,我对身边的人会有类似的心态,比如认为“他们的问题是显而易见的,而我的问题并不那么严重。”然而耶稣清楚地提醒我们:“你为什么看见你弟兄眼中有刺,却不想自己眼中有梁木呢?”这种对别人的苛责和对自己的放纵,正是我需要悔改的地方。
2. 恩典的冷淡:我真的感受到神恩典的宝贵吗?
对恩典的麻木
耶稣用的比喻让我深思:“那赦免少的,他的爱就少。”我意识到,之所以我的信仰有时显得冷淡,是因为我对恩典的感知变得迟钝。我是否真的意识到,自己所欠的债是何等深重?如果我对自己的罪没有深刻的认识,我对赦免的爱就会变得微弱,甚至敷衍。
有时我会习惯性地接受恩典,把赦免当成理所当然。这种态度是危险的,就像以色列人在旷野中常常抱怨,对神的拯救心怀不满。摩西提醒他们:“你要谨慎,免得忘记耶和华你的神……免得你心里说:‘这是我的力量、我手的能力得来的。”这种对恩典的淡漠,让我失去了感恩的心,也让我忘记,今天的每一次呼吸,都是神白白赐给我的恩典。
对恩典的回应冷漠
那位妇女用香膏涂抹耶稣的脚,这是一种全然奉献和牺牲的表现。香膏的价格昂贵,是她最珍贵的财产,她却毫无保留地献给耶稣。然而,我是否也愿意这样回应神的恩典呢?许多时候,我的回应显得吝啬:时间上舍不得,资源上舍不得,甚至连一颗全心敬拜的心都不愿意完全献上。我是否把最好的留给自己,而把“剩下的”献给神?
3. 深刻反思:罪的深重让我更明白恩典的重量
当我进一步思考时,我意识到只有真正看见罪的深重,我才会深知恩典的宝贵。就像诗篇51篇所说:“神啊,求你为我造清洁的心,使我里面重新有正直的灵。”我的罪让我远离神,唯有祂的赦免才能更新我。我不需要掩盖自己的罪,而是需要坦然地承认,并投靠那位能赦免我的主。
旧约中的赎罪制度让我看到,罪的代价是死亡,每一次的献祭都提醒以色列人,赎罪的代价是血。耶稣以祂自己的血为我们献上了一次永远的赎罪祭,我却时常忽视了祂牺牲的重量。我需要在十字架的光中重新省察自己的生命,认清我的罪债是何等深重,赦免是何等无价。
4. 我该怎么去做:用生命回应神的恩典
悔改与省察
我需要每天花时间反思自己的罪,不仅是外在的行为,更是内心深处的骄傲、自私和冷漠。我需要跪下来在神面前坦然认罪。
全然不保留地献上
效法那位妇女的奉献,把自己最宝贵的时间、精力和资源献给神,而不是留给自己。具体来说,可以更多地参与服事、关心他人的需要,或者用财物支持福音事工。
持久的感恩
每天花时间感恩,列出神的恩典,并以行动表达感恩之心。例如,向家人和朋友更多地表现出关爱与温柔,把基督的爱分享给他们。
主啊,我感谢你用今天的经文让我看到自己的骄傲与冷漠。像法利赛人西门一样,我常常自以为义,轻视自己的罪,却苛责他人;我也常常对你的恩典视而不见,把赦免当成理所当然。主啊,求你赦免我的罪,帮助我重新看见罪的深重,让我知道若没有你的恩典,我将一无所有。我愿意将自己全然献上,像那位妇人一样,用最宝贵的回应你的爱。愿我的生命成为你的器皿,无论是在服事、奉献还是日常生活中,都能彰显你恩典的美好。求你赐给我谦卑的心和持久感恩的灵,奉耶稣基督的名祷告,阿们!
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