研经日课十九天:路七36-八3
比较法利赛人和那妇人对主的态度,看到这一个请主耶稣吃饭的法利赛人,并没有真正的认识主,对主也不尊重,对主连应有的礼仪也没有。事实上,他对主的接待只是在外面的接待,在他的里面并没有接待主。而那个被他称为有罪的女人,却是从心里来接待主的。她拿着盛香膏的玉瓶,站在耶稣背后,挨着他的脚哭,眼泪湿了耶稣的脚,就用自己的头发擦干,又用嘴连连亲祂的脚,把香膏抹上。 法利赛人因着自义不认识主耶稣,但这个被人看为罪人的女人却看见了主是谁,祂是罪人的朋友,要把赦免的恩典带给罪人。她知道主的尊贵和自己的不配,她带着痛悔的心来到主的面前,她在等候主的怜悯。人的里面不明亮,他在外面接待主,他也可以为主作许多外面的工作,但是祂里面不认识主,和主同坐在一起,但里面没有遇见主,主也不能在他身上作什么。这个女人虽然曾经犯过罪,但她有一颗等候主怜悯的心,她里面就明亮,知道了要寻求主。她为自己的罪痛悔,站在主的后面痛哭,女人一般是很珍贵自己头发的,但这个女人知道自己的不配,她的长发只配擦主的脚,贵重的香膏也只配抹主的脚。别人看不见主是谁,她却看见主是谁,她卑卑微微的来到主那里,她需要得到主的怜悯,所有等候恩典和怜悯的人到主那里去,主全都恩待。
对主爱的反应大,说明人对恩典的领会也大,对主的爱的反应少,他对恩典的领会也少。人的难处就在不认识自己的本相,却指责别人是个罪人,看自己是个义人。不认识自己也就不可能认识恩典,也不会准确的认识赐恩的主。
研经日课第二十天:路八4-21节 下一篇
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