研经日课第25天: 我能否在挫败与骄傲中学会谦卑与倚靠神?
在路加福音9:37-56中,门徒的失败让我看到了自己生命中的软弱与挣扎。他们亲眼目睹了耶稣在登山变相中的荣耀,听见神亲自嘱咐要“听从他”(9:35),但下山后,他们却在面对属灵挑战时显得无能为力,这种落差深深刺痛了我的心,因为我也常常在属灵的高峰之后,因信心不足而失败,因自我依赖而绊倒。
耶稣斥责他们是“又不信又悖谬的世代”(9:41),这话语如利剑刺入我的心。我不禁问自己:为什么在神已经显明的恩典和荣耀中,我仍然缺乏信心?为什么经历了神的拯救与带领,却在困难来临时又回到依靠自己?正如耶稣所说,“你们若有信心像一粒芥菜种……没有一件你们不能做的事”。然而,我却常常像门徒一样,被眼前的问题吓倒,被自身的软弱所局限,忘记了倚靠神的大能。
在接下来的经文中,门徒的争论“谁为大”(9:46)显露了人性的骄傲和自私。他们争相追求地位与权力,却忽略了耶稣对“为大”的真正定义——“凡为我名接待这小孩子的,就是接待我;凡接待我的,就是接待那差我来的。你们中间最小的,他便为大”。这里,耶稣以一个孩子为例,向门徒揭示天国价值观的颠覆性:谦卑与顺服才是真正的伟大。
这让我想起腓立比书2:3-8的教导:“凡事不可结党,不可贪图虚浮的荣耀;只要存心谦卑,各人看别人比自己强。”耶稣就是这份谦卑的最高榜样。他本有神的形象,却不以与神同等为强夺,反而虚己取了奴仆的形象,甚至顺服至死。我反思自己时,常因嫉妒和自我中心被罪捆绑,在看似为神工作的服事中,实际却追求自己的荣耀和认可。这提醒我需要完全放下自我,让基督的谦卑成为我的榜样。
门徒禁止别人奉耶稣的名赶鬼,显现了他们狭隘的排他心态。他们以为属神的工作只属于他们这群跟随耶稣的人,而忽视了神的国度是开放的,是超越群体与地域限制的。这让我想起哥林多前书3:6我栽种了,亚波罗浇灌了,惟有神叫他生长。”神的工作远超我们眼见的范围,我是否因着自己的偏见或对他人恩赐的嫉妒,而限制了神的作为?我需要不断提醒自己,神的国度是所有奉主名之人共同参与的事业,不是某个团体或个人的专属。
后来,门徒提议降火焚毁撒玛利亚村庄,他们的急躁与不怜悯让我看到自己面对冲突时的真实面貌。在生活中,当他人拒绝我的帮助,甚至反对我的信仰时,我是否也曾心生报复或责备之意?耶稣的回应让我警醒:“你们的心如何,你们并不知道。人子来不是要灭人的性命,是要救人的性命”。我想到约翰福音3:17:“因为神差他的儿子降世,不是要定世人的罪,乃是要叫世人因他得救。”耶稣的使命是拯救,而不是毁灭。他的怜悯与包容提醒我要学习用爱心对待那些与我意见不合的人,用温柔对待那些拒绝福音的人。
回顾这段经文,我发现自己像门徒一样,常常陷入骄傲、嫉妒、不信和急躁之中。这些软弱源于我未能真正认识耶稣的谦卑与救赎的使命。我的属灵成长往往停留在自我中心的状态,而非以基督为中心。我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出调整:
我更多倚靠神,而非自我能力:在面对困难时,提醒自己神的大能与信实,倚靠祷告和圣灵的帮助,而非凭自己的能力解决问题。
我要学习谦卑,服事他人:以腓立比书2章的教导为榜样,在生活和服事中存心谦卑,看别人比自己强,尤其是那些在我眼中“卑微”的人。
我要培养宽广的胸怀:承认神的工作远超我的认知,接纳与我不同的肢体和他们的服事方式,为神的国度而非个人的荣耀而努力。
我需要活出怜悯与宽容:效法基督的怜悯,不因别人的拒绝而生怨恨,反而用爱与祷告赢得人心。
主啊,我承认自己常因骄傲、嫉妒、不信与急躁而偏离你的教导。求你以基督的榜样更新我的生命,让我在谦卑中服事,在信靠中成长,在怜悯中反映你的爱。求圣灵帮助我克服属灵上的软弱,使我不再追求虚浮的荣耀,而是单单为你的国度而活。愿我的生命能在你手中被使用,成为你救恩计划中的一部分。
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