研经日课第33天: 信心的考验:在现实挑战中,我如何回应神的呼召?
神的呼召总是带着挑战,它让我离开自己的舒适区,进入未知之地。亚伯兰被呼召离开家乡,神没有告诉他具体的终点,只给了一个应许:“我要赐福给你。”这让我想到自己的信仰旅程——当神呼召我去做一些事情时,我是否愿意完全信靠祂,而不是依靠自己的理性和安全感?
1. 当神的呼召与现实发生冲突
亚伯兰到了迦南地,却遇到饥荒。这让我深思:我也曾在信心的旅途中遇到过这样的“饥荒”时刻。
有些时候,我觉得自己已经顺服了神的带领,已经走在正确的道路上,但现实却并不如我所期待的顺利。我在某些决定上本以为是对的,以为神会开路,可是等来的却是困难和挑战。
• 当我在某个领域努力多年,却发现道路不如预期,甚至比未信者更艰难时,我的信心如何反应?
• 当我期待神的祝福,可现实却带来困境,甚至是亏损和痛苦时,我是否仍然相信神的带领是好的?
• 当我想坚持真理,却看到那些随波逐流的人反而更容易成功时,我是否会怀疑自己的选择?
亚伯兰的信心动摇了,他没有等候神,而是选择下到埃及。埃及代表着安全感,是人类眼中的避难所。但我是否也常常像他一样,在困难面前先寻找“埃及”,而不是回到神面前?
2. 在恐惧面前,我是否愿意依靠神?
亚伯兰不仅下了埃及,还因为害怕而撒谎。他担心埃及人会杀他夺妻,于是决定隐瞒真相,让撒莱冒充他的妹妹。这是一个典型的信心危机——他相信神能保守他去迦南,却不相信神能在埃及保护他。
我是否也有类似的软弱?
• 当面对不确定的未来时,我是否会用自己的方式“保护自己”,而不是倚靠神?
• 当神让我走上一条艰难的路时,我是否会在心里偷偷想:“神啊,这条路真的对吗?我要不要稍微调整一下,让自己少受点苦?”
• 我是否愿意在压力和恐惧中仍然持守正直,而不是为了眼前的安全和利益而妥协?
亚伯兰的恐惧让我看到自己的影子。我也曾因害怕而妥协,也曾在信心不足时选择自己的方法,而不是单单依靠神。
3. 我需要回到“伯特利”
当亚伯兰被法老责备、被迫离开埃及时,他最终回到了伯特利,回到了他起初筑坛的地方,再次求告耶和华的名(创13:3-4)。这是一种属灵的回转——他认识到自己的失败,重新回到了信仰的核心。
这让我深深反思:在我生命中,我的“伯特利”在哪里?
• 在哪一刻,我曾经对神有过最单纯的信靠?
• 在哪些地方,我因现实的压力而渐渐远离那份单纯的信心?
• 我是否愿意像亚伯兰一样,在失败后,不是逃避,而是回到神的面前?
启示录2:5提醒我:“应当回想你是从哪里坠落的,并要悔改,行起初所行的事。” 这句话是对我灵魂的敲击。我需要回到起初对神的信心,回到那份简单的信靠,不是因为环境允许,而是因为神是可信的。
主啊,我承认,我的信心常常像亚伯兰一样,在困境和恐惧中动摇。我承认,我常常凭自己的聪明,去寻找安全感,而不是单单依靠你。我承认,我有时候害怕失去,害怕未知,害怕现实的压力胜过你的应许。但主啊,你仍然是信实的!你没有因亚伯兰的失败而放弃他,反而仍然带领他走向应许之地。求你帮助我回到我的“伯特利”,回到最初对你的信靠。让我在现实的挑战中,不是依靠自己的方法,而是单单仰望你。求你让我学习真正的信心,不是停留在口头上,而是在现实中活出来。奉主耶稣基督的名祷告,阿们。
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