重塑生命·研经日课第40天
阅读经文:创世纪21:22-22:24
默想经文:【创 22:2】神说:“你带着你的儿子,就是你独生的儿子,你所爱的以撒,往摩利亚地去,在我所要指示你的山上,把他献为燔祭。”
旷野的风卷起摩利亚山的尘土,亚伯拉罕手中的火把在暮色中摇晃。当燔祭的柴薪压在以撒单薄的肩头,这位百岁老人正经历着人类历史上最深邃的信仰试炼。这段记载在创世记21-22章的叙事,如一把锋利的手术刀,剖开了信仰最本质的肌理——在看似撕裂的试炼中,神正在重塑人更完整的生命形态。
神要求亚伯拉罕献上以撒的命令,本质上是将应许本身置于祭坛之上。这个看似矛盾的试炼,实则是要烧尽人对神圣应许的”占有欲”。当亚伯拉罕捆缚爱子时,他捆缚的不仅是血肉之躯,更是对”应许之子”这个概念的执着。希伯来书揭示的复活信心,不是机械化的神学命题,而是对神本质的终极认知:祂的应许不依赖任何受造物的存续。就像陶匠打碎初成的瓦器不是为毁灭,而是为重塑更美的器皿,神允许亚伯拉罕经历心灵撕裂,是为让他的信心脱离血缘的桎梏,进入永恒维度。
在别是巴的水井旁,亚伯拉罕与亚比米勒立约的场景,恰似信仰在尘世投下的影子。当这位游牧族长坚持用七只母羊羔澄清水井归属时,他正在荒漠中浇灌诚信的绿洲。这种超越契约精神的见证,源于他生命中被神触摸过的印记。就像摩西面庞反射的荣光,真正与神同行的人,其举手投足自然散发着属天的气质。这种生命见证不需要刻意表演,正如沙漠中的泉水不需要自我证明其甘甜。
现代人常在信仰的悖论中困惑:为何慈爱的神允许试炼存在?亚伯拉罕的故事给出启示——神不是要我们理解试炼,乃是要我们在试炼中更深认识祂。每个职场中的诚信抉择,每次家庭矛盾的谦和化解,每回社会不公中的勇敢发声,都是当代的”摩利亚山”。当我们愿意将最珍视的”以撒”献上时,就会在祭坛的灰烬中发现,神早已预备好复活的羔羊。真正的信心不是绕过困境的捷径,而是穿越烈焰时对牵拉着我们的那双手的确信。
暮色中的摩利亚山,燔祭的烟火最终化为赞美的馨香。亚伯拉罕带着完好无损的以撒下山时,他失去的是对应许的狭隘认知,得到的却是与神更深的生命联结。这或许正是信仰最深刻的奥秘:当我们甘愿被神圣的火焰灼烧时,那看似撕裂的伤口,终将成为荣光照进来的地方。
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