研经日课第49天:属灵的光明与黑暗:对路加福音 11:14-36 的深思
当我再次阅读 路加福音 11:14-36,内心深处受到极大的震撼和反思。这段经文不仅展现了耶稣与法利赛人、犹太领袖的对话,也深刻揭示了人的属灵光景—究竟是站在光明中,还是沉浸在黑暗里?是相信、悔改,还是刚硬、拒绝?我不禁反问自己:我的心灵之眼是明亮的,还是模糊的?我是站在神的国度里,还是在自欺中游离?
自欺的危险:我是站在光明中,还是黑暗里?
在 34-36节,耶稣说:“你眼睛就是身上的灯。你的眼睛若了亮,全身就光明;眼睛若昏花,全身就黑暗。”这让我不得不审视自己是否真的活在神的光中。我是否真正用信心看待神的作为,还是仍然戴着怀疑的眼镜,用理性去掩盖我的不信?
我发现,在某些时候,我像那些求神迹的人,内心仍然期待神以某种方式显明祂的作为,以此证明祂的真实。当我的祷告没有被按着期待的方式回应时,我是否心生埋怨,甚至质疑神的带领?我是否也像那些犹太人一样,总想看到更多神迹才愿意信服,而非单纯因信而信?
我想起生活中的许多片刻—当事情不顺利时,我是否第一时间选择相信神的主权,还是心生焦虑?当面对困难时,我是否靠着祂的应许前行,还是在心里隐藏着怀疑?我必须承认,我的信心并不总是坚定,我的眼睛有时并不明亮。信仰不是建立在肉眼所见的神迹,而是建立在神的话语之上。然而,我的心是否真的明白这个真理,并毫无保留地顺服神?
属灵争战:我是否让神掌权?
在 17-22节,耶稣指出,撒但不会自相分争,因为如果它攻击自己的国度,它的国度必然崩溃。然而,人们却误解耶稣,认为祂是靠撒但赶鬼。这让我思考,在属灵的争战中,我是否认识到基督的能力,是否愿意完全倚靠祂?
耶稣说:“但有一个比他更壮的来胜过他,就夺去他所倚靠的盔甲兵器,又分了他的赃。”(22节)这提醒我,撒但确实强大,但耶稣更强大。祂不仅能捆绑恶者,还能完全胜过它。
然而,在我的生活中,我是否常常让耶稣真正作王?或者,我仍然试图靠自己去对抗属灵的黑暗?我是否让世俗的忧虑、自己的计划、对未来的恐惧夺去了我对基督的完全信靠?当我试图靠自己掌控一切时,我实际上是在与基督对立,我没有站在祂一边,而是站在分散的那一方。“不与我相合的,就是敌我的;不同我收聚的,就是分散的。”(23节) 这句话让我震惊,也让我意识到,若我不全然降服于基督,我就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了祂的敌人。我是否真正与祂同行,还是在某些时刻远离了祂?
悔改的必要:我是否像尼尼微人,还是像耶稣世代的法利赛人?
在 29-32节,耶稣提到“约拿的神迹”,祂说:“除了约拿的神迹以外,再没有神迹给他们看。” 约拿的神迹就是他在大鱼腹中三日三夜,象征耶稣的死而复活。然而,尼尼微人听见约拿的警告就悔改,而耶稣那个世代的人,却即使见到了祂行的神迹,也仍然拒绝悔改。
这让我深刻地省察自己:我是像尼尼微人那样谦卑悔改,还是像法利赛人一样刚硬不信?
• 当神提醒我悔改时,我是否迅速回应,还是寻找借口?
• 当神的话语揭示我的罪时,我是否低头认罪,还是自以为义地掩盖自己的软弱?
• 当神管教我时,我是否顺服,还是像以色列人一样,嘴上信神,心却刚硬?
让我惭愧的是,我的心有时并不如尼尼微人那样柔软。我或许不会公然反对神,但是否有些时候,我的行动表明了我的刚硬?当我一次次听到神的呼召,却不愿意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、不愿意舍弃某些习惯、不愿意放下某些对世界的依赖时,我是否和那个世代的犹太人一样,拒绝神的恩典?
尼尼微人因为听了约拿的宣告就悔改,而耶稣所处的世代,却亲眼见证祂的神迹,却仍然不信。这是何等大的讽刺!如果我自称信主,却在生活中仍然不愿意完全顺服神,我岂不是和那个世代的人一样?如果我继续在罪中徘徊,不愿意回转,我又怎能逃脱神的审判呢?
最终的抉择:我要站在哪一边?
整段经文不断地挑战我,逼我做出抉择—我要站在哪一边?我要站在耶稣的光中,还是留在自己的黑暗里?我要做一个真正悔改、单单仰望基督的人,还是继续用自己的方式生活?
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