研经日课第50天: 真实的信仰,还是外表的敬虔?
表面敬虔的陷阱
这段经文让我深深地省察自己的信仰。我是否也像法利赛人一样,注重外表的敬虔,而忽略了内心的真实?法利赛人并不是社会上的罪犯,他们是公认的宗教领袖,是虔诚信仰的代表。然而,耶稣却对他们发出了最严厉的责备,称他们为“如同不显露的坟墓”(路 11:44),表面上圣洁,实则内在已腐朽不堪。他们精于律法的细节,比如精准地奉献十分之一,却忽略了更重要的公义和爱神(路 11:42)。
这让我想到了自己在信仰上的挣扎和失败。作为一名基督徒,我是否有时也像法利赛人一样,更在意外表的行为,而不是内在的生命?我是否把信仰变成了一种“责任”或“任务”,比如去教会、参与事工、读经、祷告、奉献,却在心里缺乏对神真正的敬畏和爱?当我看到别人灵命成长或在服侍上比我更热心时,我是否有嫉妒或比较的心态,而不是单纯地为他们感恩?当我在教会或家庭中遭遇误解或委屈时,我是否仍然坚持行公义、好怜悯,而不是让心中的苦毒和自义掌控自己?
信仰的本质:从外表到内心的真实改变
耶稣在这里指出了一个重要的真理:信仰的本质不是外在的行为,而是内心的真实变化。 祂说:“只要把里面的施舍给人,凡物于你们就都洁净了。”(路 11:41)这句话让我深思,真正的敬虔不是表面上的行为,而是发自内心的爱和怜悯。当我愿意将我的生命交托给神,愿意真实地去爱神、爱人,而不是仅仅履行宗教仪式时,我才是真正洁净的。
这让我想到,我是否真的愿意将我的生命、时间、精力都摆上,去服侍那些有需要的人,而不是只满足于宗教性的活动?我是否愿意把自己放在神的光中,愿意承认自己的骄傲、虚荣和伪善,而不是掩盖自己的真实状态?我是否愿意让圣灵在我里面做工,改变我的生命,使我越来越像基督?
律法师的指控:阻碍人认识神的钥匙
耶稣不仅责备了法利赛人,也指控了律法师们,他们“夺了知识的钥匙,自己不进去,正要进去的人你们也阻挡”(路 11:52)。这些律法师本该帮助人认识神,但他们的教导反而使人远离神。他们制定了繁重的宗教规条,却不给人恩典和帮助。他们口口声声尊敬先知,却拒绝接受先知的教训。
我在这段经文中看到自己的一种危险—当我不警醒,我也可能成为那样的人。作为一个曾经在教育领域服侍的人,我是否在教导他人时,真正带领他们认识神,还是仅仅传授一些知识,却没有让他们经历神的恩典?作为一个母亲,我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,是在帮助他们认识神的爱,还是只是要求他们遵守规则?我的教导是否让他们更渴慕神,还是让他们感到信仰只是一个沉重的责任?
耶稣说,这些人“把难担的担子放在人身上,自己一个指头却不肯动”(路 11:46)。这让我深思,我是否也对别人要求甚严,却对自己宽容?我是否容易批评别人的不足,却没有看到自己内心的软弱?我是否对家人、孩子、朋友、甚至自己信仰群体中的弟兄姊妹,有过苛刻的期待,而不是带着恩典去理解他们、帮助他们?
如何避免这些罪?
活出真实的信仰,而不是表面的宗教行为。
这需要我在每天的生活中,不只是履行基督徒的“责任”,而是真实地亲近神、渴慕神,愿意让祂改变我的内心,而不仅仅是改变我的行为。
谦卑服侍,而不是追求人的认可。
我必须问自己,我在服侍中,是不是在寻求别人的称赞?我是否因为别人没有认可我的付出,就感到受伤或不满?我是否真正愿意做那些“不被看见”的服侍,像基督一样,甘愿洗门徒的脚?
帮助人真正认识神,而不是给人增加属灵的重担。
我需要学习如何用恩典教导,而不是用律法控告。我希望自己能成为一个带领人进入神国度的人,而不是拦阻他们认识神的人。
每天在神的光中省察自己,而不是活在自义中。
我需要每天来到神面前,求圣灵光照我的内心,看到我的罪,而不是像法利赛人那样,只看到别人的问题。我需要学习像大卫一样祷告:“神啊,求你鉴察我,知道我的心思,试炼我,知道我的意念,看在我里面有什么恶行没有,引导我走永生的道路。”(诗篇 139:23-24)
让信仰成为生命,而不是表演
这段经文让我看到,信仰不能只是外在的表现,而必须成为我生命真实的一部分。我不想成为一个表面敬虔、内心却远离神的人。我希望我的信仰不只是教会里的活动,而是真正影响我的家庭、工作、人际关系。我希望自己能够用恩典待人,而不是用律法压制人。我希望自己能真正活出公义和爱神的心,而不是仅仅关注外在的形式。
愿神帮助我,赐我一颗清洁的心,使我从内心深处渴望祂,活出真实的敬虔,让我的生命成为他人的祝福,而不是绊脚石。愿我的信仰,不是一个戴着面具的戏剧,而是一场真实与神同行的旅程。
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