神能改变人心·研经日课第83天
阅读经文:创世纪44章
问题思考:
1、在这章中,约瑟的兄弟们作了什么,可以看出他们真正改变了?试比较他们在37:18-31,对他们的父亲和另一个兄弟的作为。
2、注意在第二次下埃及时,犹大如何作了领袖。请看43:3,8;44:14,16,18。在18-24节的演说中,他显出什么特质来?这件事如何教导我们不要对任何人抱着绝望的态度?请看37:26,27;38:1;诗119:59。
思考默想:
一
在创世记44章中,约瑟设计试探兄弟们对便雅悯的态度,他们的反应与早年对待约瑟的行为形成鲜明对比,显示出深刻的悔改与转变:
从冷漠到责任担当
创37:18-31:兄弟们因嫉妒约瑟,合谋杀害他(后改为卖为奴隶),并欺骗父亲雅各,谎称约瑟被野兽撕碎。他们完全不顾父亲的悲痛,甚至“同谋要害他”。
创44章:当便雅悯被指控偷银杯时,兄弟们没有抛弃他或推卸责任,而是全体“撕裂衣服”“一同回去”。他们选择共同面对危机,甚至犹大主动提出代替便雅悯为奴,展现了团结与责任感。
从自私到牺牲
创37章:兄弟们为二十舍客勒银子出卖约瑟,暴露了贪婪与冷酷。
创44章:面对约瑟的指控,兄弟们没有用便雅悯换取自身安全,反而强调“神已查出仆人的罪孽”,承认过去的罪(可能暗指约瑟事件),并愿共同承担后果。犹大更以父亲的悲痛为由,恳求代替便雅悯,展现出无私的牺牲精神。
从欺骗到诚实
创37章:兄弟们用染血的彩衣欺骗雅各,掩盖罪行。
创44章:当银杯被发现时,他们未试图掩盖或逃跑,而是诚实地面对约瑟,并坦承“神使我们遇见这事”,表明对神主权和公义的敬畏。
二
犹大领袖地位的彰显
主动承担责任:
在雅各拒绝让便雅悯下埃及时,犹大承诺“我为他作保”,取代流便以孩子性命担保的提议。
当便雅悯被指控时,犹大作为代表向约瑟陈情,成为家族的代言人。
以父亲的心为念:
犹大在演说中反复强调雅各对便雅悯的依赖,甚至以“白发苍苍、悲悲惨惨下阴间”形容父亲的痛苦,显明他深刻理解并体恤父亲的情感。
愿意自我牺牲:
犹大主动提出“求你容仆人住下,替这童子作我主的奴仆”,这与早年他提议卖约瑟为奴形成强烈对比,显明他从自私到舍己的转变。
犹大演说中的特质
谦卑与勇气:
他“近前来说”(创44:18),以谦卑姿态恳求,却勇敢直面约瑟的权柄。
智慧与说服力:
他详细回顾事件经过(创44:19-29),逻辑清晰,动之以情(父亲的悲痛),晓之以理(约瑟的命令不可违抗)。
悔改与责任感:
他承认“神已经查出仆人的罪孽”(创44:16),并愿为家族承担后果,显明他已从过去的罪中回转(参诗119:59)。
“不要对任何人绝望”的属灵功课
从犹大的转变看神的救赎:
创37:26-27:犹大曾是提议卖约瑟的冷酷兄长;创38章:他更陷入道德低谷(与儿媳他玛乱伦)。
创44章:神却使他成为家族的拯救者,甚至预表基督的代赎(参创49:10“圭必不离犹大”)。这显明神能更新最破碎的生命,使人成为祂计划的器皿。
应用原则:
- 神的时间与主权:犹大的转变非一夕之功,而是经历失败后被神重塑。
- 悔改的可能性:无人应被定论为“无可救药”,因神的恩典能改变人心。
- 领袖的兴起:神常使用曾跌倒的人,因他们的软弱成为见证。
总结
创世记44章通过兄弟们的悔改与犹大的代求,揭示神在人类失败中仍掌权的救赎计划。犹大从卖兄弟的罪人转变为家族的拯救者,显明神的恩典超越人的过犯。这教导我们:
- 生命可以被更新:即使曾深陷罪中,悔改与信靠能带来彻底转变;
- 不要定睛于人的过去:当以神的眼光看待他人,因祂“能照着运行在我们心里的大力,充充足足地成就一切,超过我们所求所想的”(弗3:20)。
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