僵化的宗教欲杀死真实的信仰·研经日课第95天
阅读经文:路加福音22:1-13
问题思考:
1、1-6节。事件正朝向顶点,这里提到哪几种利益团体?他们对耶稣的态度各自如何?犹大本是“十二门徒里的一个”,我们应该从他扮演的什么角色上,学到什么教训?
2、7-13节。你认为耶稣的死发生在逾越节的时候,具有重大意义吗?比较林前5;7;出12:3-13;彼前1:18-20。
思考默想:
一
1、利益团体的分类及其态度
宗教领袖(祭司长和文士):
他们因耶稣的教导威胁到自身权威和既得利益,密谋杀害耶稣。但因惧怕百姓的反对,选择暗中行动,与犹大勾结。他们的态度是虚伪的、充满政治算计的,表面维护律法,实则出于嫉妒和权力欲。
犹大:
作为“十二门徒里的一个”,他本应是最亲近耶稣的人,却因贪财和撒但的引诱选择背叛。他的行为凸显出信仰的危机:外在身份与内在生命的割裂。
百姓:
虽未直接参与阴谋,但被宗教领袖视为阻碍。他们的态度可能是摇摆的,既被耶稣吸引,又容易被宗教权威误导。
2、犹大的角色与教训
教训一:警惕灵性的堕落
犹大并非一开始就计划背叛,而是逐渐被私欲牵引。他的贪心和对世俗利益的妥协成为破口。我们需警醒内心的动机,避免因小罪积累而陷入大恶。
教训二:身份不等于生命
犹大虽有门徒的外在身份,却未真正委身于基督。提醒我们:信仰的核心是内在与基督的关系,而非宗教头衔或事工参与。
教训三:神的主权与人的责任
犹大的背叛虽成就神的救赎计划,但这不减轻他的罪责。神的旨意超越人的恶行,但人仍需为自己的选择负责。
二
1、逾越节的旧约背景
逾越节羔羊的血拯救以色列人脱离死亡,预表基督作为“神的羔羊”以宝血救赎信徒脱离罪的审判。羔羊需无瑕疵,对应基督完全无罪的本质。
2、新约的成全
救赎的完成:
保罗指出“基督是我们的逾越节羔羊”,祂的死与逾越节同步,表明旧约的预表在祂身上完全应验。逾越节的“除酵”象征信徒当除去罪,活出新生命的圣洁。
永恒的救恩计划:
彼得强调基督是“创世以前预先被神知道”的羔羊,逾越节的时间绝非偶然,而是神在永恒中定下的救赎时刻。
3、神学意义
替代性的牺牲:
正如羔羊代替以色列长子受死,基督代替罪人承受神的忿怒。
救赎的普世性:
逾越节是犹太人的节期,但基督的死为全人类成就救恩,打破民族界限。
新约的建立:
耶稣在逾越节设立圣餐,以祂的血立新约,使信徒在圣餐中纪念救恩。
宗教领袖的虚伪和犹大的背叛提醒我们,信仰的核心是敬畏神而非维护自我利益。 基督作为逾越节羔羊的死,显明神主动的救赎之爱。我们当以圣洁生活回应这恩典。
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