研经日课第115天
阅读经文:使徒行传2:1-13
问题思考:
1、这里提到哪三种现象是与圣灵的降临有关的?请参2-4, 6,8,11各节。它们以象征将我们的主已经说过的话(比较1:8)表达出来,即圣灵的降临会带来能力、受灵感的口才,以及普世性的见证。神的哪些计划是如此赐下的圣灵所应验的呢?
2、门徒们、群众,和讥诮的人,他们对圣灵的降临各自的反应为何?你想,你的反应会如何?
思考默想:
一
经文(徒2:1-13):
1、响声如大风吹过(2:2)
象征意义:圣灵的能力如风不可见却有力,预示神超自然的介入与更新。
对应1:8:圣灵的能力使门徒突破恐惧,勇敢见证。
2、舌头如火焰显现(2:3)
象征意义:火焰代表神的临在、洁净与分别为圣。
对应1:8:圣灵赋予受灵感的口才,使门徒的话语带着属天的权柄与清晰。
3、门徒被圣灵充满,说别国方言(2:4-11)
象征意义:方言打破巴别塔的语言隔阂,显明福音的普世性。
对应1:8:从耶路撒冷直到地极的见证,跨越文化壁垒,直接向各族群传递神的救恩。
神的计划应验:
1、普世救恩的彰显:五旬节聚集的“天下各国人”预表万民将归入基督。
2、教会的建立:圣灵赋予群体合一与能力,使教会成为见证的器皿。
3、旧约预言的成就:应验约珥书2:28-32“将我的灵浇灌凡有血气的”,显明末后时代的开启。
圣灵的工作从不局限于个人体验,而是为拓展神的国度。今日教会若缺乏跨文化宣教、圣洁的追求与属灵权柄,可能已偏离五旬节的核心使命。
二
1、门徒的反应:顺服与见证(2:4)
行动:被圣灵充满后,他们立即用方言传讲“神的大作为”。
特质:完全降服于圣灵引导,跨越自我局限,成为福音管道。
2、群众的反应:惊讶与困惑(2:6-7, 12)
表现:因听见乡谈而“纳闷”“猜疑”,部分人寻求解释。
特质:理性与灵性的张力——承认超自然现象,却未立即信服。
3、讥诮者的反应:否定与嘲弄(2:13)
表现:轻蔑地归因于“新酒灌满”,拒绝属灵真相。
特质:心灵刚硬,用世俗逻辑否定神迹。
对照与警示:
门徒的榜样:顺服带来突破,圣灵的能力化恐惧为勇敢。
群众的徘徊:若不从“惊讶”迈向信靠,可能错失救恩。
讥诮者的危险:讥笑圣灵工作等同于亵渎,终将自陷黑暗中。
反思:
若我是门徒:是否愿意被圣灵“充满”到放下自己的计划,全然为基督作见证?
若我是群众:面对超自然现象,是停留在理性分析,还是谦卑寻求真理?
若我是讥诮者:是否因骄傲或偏见,拒绝神在当代的作为(如复兴运动、肢体医治)?
留言